Philip Blue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中文名字叫蓝斐历,朋友们喜欢昵称他为小蓝。他来中国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大连学了一年中文后,目前在北京大学攻读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博士。表面上躲在学府从事研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蓝,其实对中国、对北京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体验。
走进位于北大的心理学神经科学实验室,就能看见小蓝在本来就很狭小的实验室一角忙碌着。他两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受试对象脑部测试图像,一丝不苟地观察着这些数据。担心长时间交谈影响实验,小蓝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就邀请我们和他一同到北大的咖啡馆细聊。在咖啡馆,小蓝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的学习生活,当然,还有他漂洋过海,到北京大学求学的前前后后……
一段奇异的旅行 一个未知的国度
一切仿佛都是那么偶然,又仿佛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小蓝来自美国芝加哥一个比较保守的家庭,从小接受很传统的美国文化。本来,他对于出国并不感兴趣。本科的时候,小蓝去了三次西班牙,之后又去了阿根廷,在那边学会了西班牙语,也学会了怎么在国外生活。后来,他回到美国,在一个大学里做研究,是大学的一位导师帮他找到了生活的原则,也指引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那时他正要去印度,想去一个和美国文化差异很大的地方体验一下。导师提醒他印度也说英语,差异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于是小蓝就想到了中国。
小蓝在芝加哥工作期间,每天在公交车上都听到一张简单的中文CD,很感兴趣,于是就买了一张机票,当年8月就到了中国。当时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即将求学的北大,小蓝都几乎是一无所知,因此这个决定愈发显得大胆。“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真的是零——什么都不知道!”小蓝先是去了大连,发现当地几乎没人说英语,于是迅速找了个学校学习中文,进展神速。用他的话说,这么刻苦地学习是因为自己有目标,“我已经26岁了,以后可能不再出国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我要抓紧时间!”仅仅一年,小蓝就学好中文来到北大。
对于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小蓝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说:“我生活里有两个目标:一是学语言,二是了解人类。我想通过这些机会了解人类。我来这里学中文和心理学,也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同时也更好地了解我自己。我已经会了英语和西班牙语,现在又会了中文,这样我就可以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沟通,了解他们。”
在实验室里钻研 在京城小巷“迷失“
小蓝目前已经在中国呆了两年半的时间,其中有一年半都是在北京度过的。目前,小蓝在北京大学攻读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博士,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他就显得异常兴奋。目前,小蓝从事的研究是通过监测显示受试者对于“公平”概念的认知与反应,由此,这项研究将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供重要的科学实证依据,谈到这一点小蓝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按照学业安排,小蓝还将在北京呆上三年半。“今年夏天我会转博士生,之后还有三年——至少是三年,然后要看工作情况了。现在,我先要好好读书。”
小蓝喜欢在北京生活和学习的便利条件,他说,北大很方便,食堂也很便宜,校园里的一切让他感觉很亲切。对于北京的公交系统,小蓝赞不绝口:“从北大东门上地铁几乎可以去北京的任何地方,而且夏天还很凉快,真太方便了!”不过,外出的时候也有不便,堵车有时会让他很头疼。
平时,小蓝大多数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或者看文献,或者帮同学修改论文。不过,这个看似一头钻进象牙塔的美国小伙并非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在课余,他会走出校园,充分享受北京的生活,用自己的双眼观察这座城市,同时体会和思考这段生活留给他的特殊感受。小蓝说:“我觉得很幸运,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北京。”
小蓝说,北京有点像华盛顿,是一座很有激情的城市,集中了各种丰富的资源,让世界各地的人向往不已,小蓝感叹道:“我还没见过有哪座城市的资源这么集中。”相比之前自己游历过的其他国家的城市,小蓝感觉北京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她的平衡:“这也是我认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特点,北京有一种平衡的美,既有鼓楼大街、南锣鼓巷这样保存玩好的胡同街巷,有天安门这样气势磅礴的广场,也有三里屯、国贸这样经济发达的时尚地,还有北大、清华等优秀的高等学府,这一切都很平衡。很少有城市像北京这样集中了这些丰富的城市资源,同时又承载着如此悠久的历史,这点是很难得的。”
业余时间,小蓝喜欢结识新的朋友,与各种各样的人喝咖啡聊聊天,或者尝试一些即兴表演、看电影等。不过,他不是很喜欢出去吃饭,因为和中国朋友一吃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免让小蓝觉得时间太长。相比这些,小蓝更喜欢在北京街头溜达。在他心目中,最能代表北京的还是胡同,北京的胡同对他来说比中国其他城市的街巷呈现出更浓郁的文化韵味。“有时间我就去胡同溜达,你总能在胡同里找到一些新奇的东西,这就是北京。”小蓝说,他有时候干脆故意在胡同里“走丢”,任由自己去探寻那些深巷中的惊喜。“我希望胡同能保存好,保留胡同也是保护北京的文化,这一点很重要。”
做入乡随俗的“中国控” 做自由飞翔的离巢鸟
小蓝坦言,刚到中国时觉得最奇怪的,除了语言就是人和人的沟通方式。在美国,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在公共场所主动交流,但是中国人好像彼此更独立也注重隐私,他们各走各的路,乘地铁或是坐公交车坐着自己的事情。这曾经让初来乍到的小蓝感觉很孤独,因为对中国社会缺乏了解,感到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了解了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在美国我们觉得一个人好就会说出来,但在中国不是,他可能也觉得你好,只是没有说,但不说不代表他觉得你不好。我后来发现在中国有很多事都不用说,做就行了,比如吃饭就一直吃饭。”
小蓝的另一个体会就是,和中国人相处需要时间:“现在我有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慢慢交往才变成密友的。中美文化差异特别大,中国朋友都很耐心地等我慢慢适应,因此我特别感谢他们!我在这里学会了和别人一起生活。”通过观察,小蓝发现,中国人通过自贬表达幽默;小蓝对中国人的另外一个印象是“好奇心强”,他说,中国人都非常好奇,想知道新的东西,只要不会就努力去学;除此以外,从竞争激烈的美国来到中国,也让小蓝体会到中国人相对放松的心态。
小蓝说,虽然自己对北京人了解有限,但是他喜欢北京人。小蓝的一位邻居是个80多岁的老北京人,从他那里,小蓝得知从前的北京大家都骑自行车,北京的生活也相对更加简单。“我对老北京人的理解是,他们想保留四合院的文化,他们非常宝贵、珍惜自己的文化,觉得很重要。这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的,老北京人与北京关系很密切。”小蓝说。在他眼里,北京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开放,愿意向别人学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年轻人身上。“我认识的北京年轻人都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都有梦想,都在做事情,学新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现在的北京人。他们的思想很开放,使得整个北京都变得更国际化了。
除了日常观察体验,小蓝也会从书中寻找答案,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异国朋友。他说,自己曾经拜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传统的“社会圈子”概念很有同感。在小蓝的印象里,中国人喜欢一起做事情,出去玩也可能是一帮人结伴而行;但是美国人可能一两个一起出去,到了别的地方再各自认识新的朋友。小蓝对于这种社会文化差异,有着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在美国认识一个新朋友很快就能聊起来,但是在中国就需要时间,不过中国人彼此交往感情会越来越深。美国人一开始关系发展迅速,但后来彼此会刻意保持一种距离,以维护各自的独立和自由。这是我觉得一个特别大的区别。”
现在,小蓝身边的一些中国朋友目前都忙着买房子结婚,或者照顾父母,压力很大。小蓝能够理解这种状态:“在我们这个年龄,父母年纪大了,需要考虑他们。”不过,他也表示,这种压力在美国相对小些,因为美国人强调自由,老人和儿女都有各自的生活,父母大多自己照顾自己。“我们有责任离开父母,就像一只鸟要飞出鸟巢。”小蓝如是说。我们也希望这只从美国一路逐梦到北京的“小鸟”能够越飞越高,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刘澄圆)
本文转载自CRI国际在线